八段锦是我国经典的传统保健功法之一,由八段如锦缎般优美、柔顺的动作组成,是内练“精、气、神”的保健养生功,不但能够帮助人们防治疾病,而且也是大众强身健体、提高体力常练的功法之一。
八段锦之名,最早出现在宋朝洪迈所著《夷坚志》中:“政和七年,李似矩为起居郎……尝以夜半时起坐,嘘吸按摩,行所谓八段锦者。”说明八段锦在宋朝已流传于世,并有坐势和立势之别。立势八段锦在养生文献中首见于南宋初道学者曾慥的《道枢·众妙篇》,其文曰:“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;左肝右肺如射雕焉;东西独托,所以安其脾胃矣;返复而顾,所以理其伤劳矣;大小朝天,所以通其五脏矣;咽津补气,左右挑其手;摆鳝之尾,所以祛心之疾矣;左右手以攀其足,所以治其腰矣。”但这一时期的八段锦没有定名,其文字也尚未歌诀化。
八段锦被分为南北两派。行功时动作柔和,多采用站式动作的,被称为南派,伪托梁世昌所传。动作多马步,以刚为主的,被称为北派,据说为岳飞所传。从文献和动作上考察,不论是南派还是北派,都同出一源。八段锦究竟为何人、何时所创,尚无定论。但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《导引图》可以看到,至少有4幅图势与八段锦图势中的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“双手攀足固肾腰”“左右开弓似射雕”“背后七颠百病消”相似。
现代对八段锦的研究有几点基本共识:一是传统八段锦流传年代应早于宋代,在明清时期有了较大发展;二是传统八段锦创编人尚无定论,可以说八段锦是历代养生家和习练者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;三是八段锦无论是南派、北派或是文武不同练法,都同出一源,在流传中相互渗透,逐渐趋向一致。
一审:钟江勇
二审:王惠
三审:张毅